- 杜铭华;
煤炭液化在“十一五”期间进行工业示范,2010年后逐步进入产业发展期;煤基甲醇生产能力增长较快,烯烃等甲醇下游产品有较大的发展余地;煤质研究对煤化工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应该注重煤质与煤气化技术选择的相关研究。
2006年0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任相坤;袁明;高聚忠;
氢作为化工原料和新能源,正受到广泛关注,以煤炭为原料规模化制取氢源,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氢源问题的制氢路线。介绍了煤炭制氢技术现状,论述了神华煤作为制氢原料的特点,以及神华集团正在建设的日产氢气600 t的大型煤炭制氢装置。
2006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姜英;刘峰;刘富;
系统介绍了我国煤炭工业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炭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初步探讨了我国煤炭工业标准化的发展需求。
2006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陈亚飞;
煤质评价是煤质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依据相关的标准,而煤质评价标准的制定又离不开煤质研究的成果,因此,无论是煤质评价标准的制定还是煤质评价工作都要求系统地掌握全国勘探区和生产矿井的煤质数据资料,全面地了解各种工业用途对煤质的要求,全面地了解各种煤加工、煤化工对煤质的要求等。
2006年01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赵新法;李仲谨;陈玉萍;
在研究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指标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关性的数学模型。以神华矿区17个矿井的煤质分析数据为基础,利用MATLAB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推导出了关联方程组,实现了由工业分析数据对元素分析指标的计算,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2006年01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孙群;薛永强;
添加助熔剂A降低高灰熔融性淮南煤灰熔融温度,使其适合淮化集团近年引入的Texaco水煤浆气化炉的液态排渣工艺温度要求(1 380℃左右),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2006年0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梁建庄;
简述了五凤井田含煤地层特性,系统分析了井田内6中,26,33号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指出上述三层煤的主要用途及煤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006年01期 21-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杨兆钢;
通过MSP200显微光度计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较好地在优选炼焦煤种、指导炼焦生产、配煤和预测焦炭质量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
2006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庄严;
使用SAS软件系统对枣庄矿业集团滕南煤田的煤质数据(全水、灰分和发热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分别提出了利用Ad计算Qgr,d和Aar、Mt计算Qnet,ar回归方程,方程精度达到了不同实验间的再现性临界差的要求。
2006年01期 26-2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朱云;程梅生;
针对GB 475-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006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党世英;
针对大同晋华宫矿煤的实际情况,在国标测定快灰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试验比对,进一步提高了测定晋华宫矿煤灰分的速度,既能满足日常检验任务的需求,又能确保灰分测定的精密度。
2006年0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李红强;
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在开采过程中混入煤流系统中的杂物种类繁多,将杂物去除的难易程度分为五类,根据不同杂物种类设计不同的工艺流程,技术创新,有效地去除煤流中的杂物,提高商品煤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
2006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王占明;
全面考察了洗精煤在运输过程中因全水分的损失而亏吨的情况,经深入研究后找出了水分损失量与运输时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洗精煤在运输过程中因水分损失而需补装煤量的经验公式。
2006年01期 34-3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亢万山;
焦煤集团实施营销战略、营销方针,树立科学的营销理念,坚持诚信经营,加大洗煤技改力度,狠抓煤炭质量,坚持依法经营,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为企业健康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2006年0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孟庆勇;王恒;朱艳芬;许红娜;于一栋;闫锐敏;
着重概述微泡析出附着机理,结合FJC20型煤用喷射式浮选机各粒级分选效果,说明微泡能强化气泡矿化过程。
2006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李师仑;王京萍;杨秀琴;陈亚飞;韩锦德;李迎峰;宇黎亮;
结合潞安粉煤的特点,研究成功一种新的复合粘结剂,制出了抗压强度高、热稳定性好、防水性强的造气型煤。型煤制备工艺简化,不需要烘干工序。已取得了工业性成型试验成功,为扩大潞安粉煤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技术途径。
2006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顾小军;姜水军;
提出了在保证商品煤发热量Qnet,ar不小于23.00 MJ/kg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末煤入洗比例,降低商品煤水分,防止冬季出现冻车现象的可行性方案。经过现场检测,将原煤灰分控制在33%以下,可实行末煤50%入洗。并给出了不同比例末煤入洗时的经济效益测算。
2006年0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杨涛;
介绍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矿选煤厂通过全重介技术改造,简化了生产工艺,提升了装备水平和生产自动化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6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朱爱国;柏海生;
介绍了GPJ-96加压过滤机的结构、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加压过滤机应用效果的因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006年01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周立峰;徐美良;陆海燕;
通过XKZ型快开式压滤机在浮选精煤脱水中的应用入手,对快开式压滤机进行了测试及技术经济分析,并同传统盘式真空过滤机的脱水效果作了详细的比较,指出了快开式压滤机浮精压滤脱水中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2006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林丽凤;袁季文;
论述了枣庄矿业集团付煤公司选煤厂对原XD2532型跳汰机部分部件进行技术改造的成功经验与实际效果。
2006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李德金;
介绍了目前选煤厂煤泥水加药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加药自动化的实施方案以及实施后的经济社会效益。
2006年01期 58-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关志君;
从实际生产角度分析了小于0.5 mm粒级煤煤质波动对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影响以及提高煤泥水系统部分环节处理能力的必要性。阐明了增加设备处理能力后,浮选生产效果的稳定和提高。
2006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白向飞;姜英;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分析了目前中国贵州等地燃煤型砷中毒现状,以及煤中砷对煤工业利用的不利影响。结合中国煤中砷分布水平及燃煤技术现状,提出了中国动力用商品煤中砷含量限值。
2006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严术生;
论述了华东地区的主要燃煤电厂的分布、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等有关技术参数以及其燃煤的调入地区和数量。表明华东地区是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耗电量和调入电煤量全国最多的地区之一。
2006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罗陨飞;2006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2006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刘恩庆;2006年01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杜铭华;2006年01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