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质技术》

COAL QUALITY TECHNOLOGY

创刊时间:1986年

周  期:双月刊

出版地:北京

主管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主  编:李振涛

副主编:白向飞、傅丛、皮中原

执行主编:傅  丛

ISSN:1007-7677

CN:11-3862/TD

主页:官方主页


  • 我国油页岩与煤共生资源分布及综合利用

    傅丛;丁华;陈文敏;

    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其为原油与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后备资源与有效补充,作为战略储备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结合油页岩的基本性质和工艺特性,汇总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分析我国与煤共生的油页岩资源分布特征,针对油页岩的有机质和无机矿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矿物成分、矿床原始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其沉积环境等进行深度剖析,探讨了油页岩的多种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各地油页岩探明储量最多的依次为吉林、广东和辽宁三省,但全国其他19个省、自治区也都发现有不同储量的油页岩资源,其中大多数以含油率在10%以下的矿床为主。中国油页岩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大多与煤共生且多分布在中生代的侏罗纪或白垩纪以及新生代第三纪的盆地内,单独赋存或生成于晚古生代的油页岩矿区均较少。我国油页岩从沉积环境成因角度大致可分为陆相油页岩及与海侵形成有关的海相油页岩,但多以陆相沉积为主。油页岩的基本特性是灰分、挥发分均普遍很高(在50%~70%),其发热量随灰分和水分的增高及含油率的降低而相应降低,有机质元素成分中的碳氢含量低于石油而高于一般低阶动力用煤。人类对油页岩的利用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益提高,目前中国油页岩资源较为经济可行的利用方法包括对含油率较高的油页岩可与煤共同开采并在矿区原位干馏或气化以获得油、气资源,与煤共生的油页岩非富矿床通常采用将煤、油页岩单独开采、分别或合并利用,而对于作为露天煤矿覆盖层的油页岩矿床则宜将其与煤配合作为发电、工业锅炉和窑炉的燃料且以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宜。其灰渣可作为用于生产水泥及砖瓦、陶粒等建筑材料或用作生产分子筛、橡胶填料以及采空区的充填物等,从而充分发挥油页岩和煤的优势互补,使两者的有机质和无机矿物质均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

    2021年03期 v.36;No.23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我国油页岩与煤共生资源分布及综合利用

    傅丛;丁华;陈文敏;

    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其为原油与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后备资源与有效补充,作为战略储备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结合油页岩的基本性质和工艺特性,汇总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分析我国与煤共生的油页岩资源分布特征,针对油页岩的有机质和无机矿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矿物成分、矿床原始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其沉积环境等进行深度剖析,探讨了油页岩的多种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各地油页岩探明储量最多的依次为吉林、广东和辽宁三省,但全国其他19个省、自治区也都发现有不同储量的油页岩资源,其中大多数以含油率在10%以下的矿床为主。中国油页岩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大多与煤共生且多分布在中生代的侏罗纪或白垩纪以及新生代第三纪的盆地内,单独赋存或生成于晚古生代的油页岩矿区均较少。我国油页岩从沉积环境成因角度大致可分为陆相油页岩及与海侵形成有关的海相油页岩,但多以陆相沉积为主。油页岩的基本特性是灰分、挥发分均普遍很高(在50%~70%),其发热量随灰分和水分的增高及含油率的降低而相应降低,有机质元素成分中的碳氢含量低于石油而高于一般低阶动力用煤。人类对油页岩的利用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益提高,目前中国油页岩资源较为经济可行的利用方法包括对含油率较高的油页岩可与煤共同开采并在矿区原位干馏或气化以获得油、气资源,与煤共生的油页岩非富矿床通常采用将煤、油页岩单独开采、分别或合并利用,而对于作为露天煤矿覆盖层的油页岩矿床则宜将其与煤配合作为发电、工业锅炉和窑炉的燃料且以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宜。其灰渣可作为用于生产水泥及砖瓦、陶粒等建筑材料或用作生产分子筛、橡胶填料以及采空区的充填物等,从而充分发挥油页岩和煤的优势互补,使两者的有机质和无机矿物质均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

    2021年03期 v.36;No.23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我国油页岩与煤共生资源分布及综合利用

    傅丛;丁华;陈文敏;

    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其为原油与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后备资源与有效补充,作为战略储备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结合油页岩的基本性质和工艺特性,汇总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分析我国与煤共生的油页岩资源分布特征,针对油页岩的有机质和无机矿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矿物成分、矿床原始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其沉积环境等进行深度剖析,探讨了油页岩的多种综合利用途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各地油页岩探明储量最多的依次为吉林、广东和辽宁三省,但全国其他19个省、自治区也都发现有不同储量的油页岩资源,其中大多数以含油率在10%以下的矿床为主。中国油页岩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大多与煤共生且多分布在中生代的侏罗纪或白垩纪以及新生代第三纪的盆地内,单独赋存或生成于晚古生代的油页岩矿区均较少。我国油页岩从沉积环境成因角度大致可分为陆相油页岩及与海侵形成有关的海相油页岩,但多以陆相沉积为主。油页岩的基本特性是灰分、挥发分均普遍很高(在50%~70%),其发热量随灰分和水分的增高及含油率的降低而相应降低,有机质元素成分中的碳氢含量低于石油而高于一般低阶动力用煤。人类对油页岩的利用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益提高,目前中国油页岩资源较为经济可行的利用方法包括对含油率较高的油页岩可与煤共同开采并在矿区原位干馏或气化以获得油、气资源,与煤共生的油页岩非富矿床通常采用将煤、油页岩单独开采、分别或合并利用,而对于作为露天煤矿覆盖层的油页岩矿床则宜将其与煤配合作为发电、工业锅炉和窑炉的燃料且以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宜。其灰渣可作为用于生产水泥及砖瓦、陶粒等建筑材料或用作生产分子筛、橡胶填料以及采空区的充填物等,从而充分发挥油页岩和煤的优势互补,使两者的有机质和无机矿物质均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

    2021年03期 v.36;No.23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基于反射率及形态学参数的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模式

    王越;白向飞;曲思建;

    基于反射率及形态学参数建立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的方法学和识别模式,可降低煤岩显微组分识别的主观性,为实现煤岩显微组分快速与准确测定提供技术支撑,以期有效促进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对油浸反射光下煤岩显微组分的反射率特征和形态结构进行归纳,提出反射率信息的利用方法,并对均匀、突起、球形度、细胞结构等关键形态参数进行抽象描述,提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反射率、形态学参数(突起、细胞结构)和几何特征构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模式,提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以反射率和形态参数为主要参数的显微组分分类方法具有可行性,通过逐步分解分别建立单煤和混煤中显微组分的识别模式,组分识别的精度较高,制样缺陷、图像清晰度及细胞结构的划分对显微组分识别造成较大干扰。

    2021年03期 v.36;No.236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 基于反射率及形态学参数的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模式

    王越;白向飞;曲思建;

    基于反射率及形态学参数建立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的方法学和识别模式,可降低煤岩显微组分识别的主观性,为实现煤岩显微组分快速与准确测定提供技术支撑,以期有效促进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对油浸反射光下煤岩显微组分的反射率特征和形态结构进行归纳,提出反射率信息的利用方法,并对均匀、突起、球形度、细胞结构等关键形态参数进行抽象描述,提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反射率、形态学参数(突起、细胞结构)和几何特征构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模式,提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以反射率和形态参数为主要参数的显微组分分类方法具有可行性,通过逐步分解分别建立单煤和混煤中显微组分的识别模式,组分识别的精度较高,制样缺陷、图像清晰度及细胞结构的划分对显微组分识别造成较大干扰。

    2021年03期 v.36;No.236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 基于反射率及形态学参数的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模式

    王越;白向飞;曲思建;

    基于反射率及形态学参数建立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的方法学和识别模式,可降低煤岩显微组分识别的主观性,为实现煤岩显微组分快速与准确测定提供技术支撑,以期有效促进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对油浸反射光下煤岩显微组分的反射率特征和形态结构进行归纳,提出反射率信息的利用方法,并对均匀、突起、球形度、细胞结构等关键形态参数进行抽象描述,提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反射率、形态学参数(突起、细胞结构)和几何特征构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模式,提出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以反射率和形态参数为主要参数的显微组分分类方法具有可行性,通过逐步分解分别建立单煤和混煤中显微组分的识别模式,组分识别的精度较高,制样缺陷、图像清晰度及细胞结构的划分对显微组分识别造成较大干扰。

    2021年03期 v.36;No.236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 煤矿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杨允;向艳蕾;

    合理回收利用空压机余热是煤矿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发展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对煤矿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建立空压机工作过程能量转化—传递模型并提议1种安全、高效、经济的余热回收方式,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煤矿整体用热需求,提出了1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可用于解决洗浴水制取、建筑采暖、吊篮衣物烘干等多个用热需求。随后,利用基于模型的数学规划方法,构建了系统优化配置和运行模型,可实现对系统主要设备种类、容量、台数及运行规律的同步优化。最后,选取山西省晋城市某煤矿为案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表明与传统燃煤锅炉技术相比,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在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适合在煤矿推广应用。

    2021年03期 v.36;No.236 21-2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煤矿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杨允;向艳蕾;

    合理回收利用空压机余热是煤矿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发展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对煤矿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建立空压机工作过程能量转化—传递模型并提议1种安全、高效、经济的余热回收方式,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煤矿整体用热需求,提出了1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可用于解决洗浴水制取、建筑采暖、吊篮衣物烘干等多个用热需求。随后,利用基于模型的数学规划方法,构建了系统优化配置和运行模型,可实现对系统主要设备种类、容量、台数及运行规律的同步优化。最后,选取山西省晋城市某煤矿为案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表明与传统燃煤锅炉技术相比,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在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适合在煤矿推广应用。

    2021年03期 v.36;No.236 21-2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煤矿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杨允;向艳蕾;

    合理回收利用空压机余热是煤矿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发展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对煤矿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建立空压机工作过程能量转化—传递模型并提议1种安全、高效、经济的余热回收方式,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煤矿整体用热需求,提出了1种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可用于解决洗浴水制取、建筑采暖、吊篮衣物烘干等多个用热需求。随后,利用基于模型的数学规划方法,构建了系统优化配置和运行模型,可实现对系统主要设备种类、容量、台数及运行规律的同步优化。最后,选取山西省晋城市某煤矿为案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表明与传统燃煤锅炉技术相比,空压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在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适合在煤矿推广应用。

    2021年03期 v.36;No.236 21-2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王东升;

    矿井水水质与地表水水质有明显差异,将矿井水净化处理后综合利用,既可避免矿井水外排造成的污染,又可以缓解矿区及周边地区供水不足的局面。分析了矿井水综合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含悬浮物、高矿化度、酸性、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等不同类型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也存在处理效率低、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针对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和矿井水交易,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和激励,建议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以提高煤炭企业进行矿井水处理的积极性,从而综合提高矿井水的利用率。今后应加快矿井水处理技术研发及应用,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结合用水需求结构建立合理的矿井水利用模式,健全矿井水标准体系。

    2021年03期 v.36;No.23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王东升;

    矿井水水质与地表水水质有明显差异,将矿井水净化处理后综合利用,既可避免矿井水外排造成的污染,又可以缓解矿区及周边地区供水不足的局面。分析了矿井水综合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含悬浮物、高矿化度、酸性、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等不同类型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也存在处理效率低、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针对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和矿井水交易,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和激励,建议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以提高煤炭企业进行矿井水处理的积极性,从而综合提高矿井水的利用率。今后应加快矿井水处理技术研发及应用,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结合用水需求结构建立合理的矿井水利用模式,健全矿井水标准体系。

    2021年03期 v.36;No.23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王东升;

    矿井水水质与地表水水质有明显差异,将矿井水净化处理后综合利用,既可避免矿井水外排造成的污染,又可以缓解矿区及周边地区供水不足的局面。分析了矿井水综合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含悬浮物、高矿化度、酸性、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等不同类型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也存在处理效率低、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针对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和矿井水交易,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和激励,建议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以提高煤炭企业进行矿井水处理的积极性,从而综合提高矿井水的利用率。今后应加快矿井水处理技术研发及应用,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结合用水需求结构建立合理的矿井水利用模式,健全矿井水标准体系。

    2021年03期 v.36;No.23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梯级去除硬度实验研究

    李兰廷;

    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中结垢离子含量较高,影响水质的深度处理和后续回用。综合利用化学法的低成本及高效的优势,结合离子交换法具有精细去除结垢离子的特点,研究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梯级去除硬度的影响因素,以期对采出水的实际深度除硬具有指导意义。采用混凝-絮凝化学法初步降硬、离子交换法深度除硬的技术手段进行梯级降硬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法初步降硬时,水体pH=11、PAC添加量0.5%、搅拌速度为150 rpm、反应时间15 min,PAM添加量0.3%、搅拌速度100 rpm、反应时间15 min时,结垢离子去除效果较好,此时硬度去除率为84.96%。离子交换法深度除硬时,结垢离子在树脂上兼具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双重作用,其饱和交换/吸附容量可达38.46 mg/g;动态硬度去除率随时间呈梯级下降趋势,进水流速越慢硬度去除效果越好。综合效果显示,采用化学法结合离子交换法的梯级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采出水中的结垢离子。

    2021年03期 v.36;No.236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 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梯级去除硬度实验研究

    李兰廷;

    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中结垢离子含量较高,影响水质的深度处理和后续回用。综合利用化学法的低成本及高效的优势,结合离子交换法具有精细去除结垢离子的特点,研究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梯级去除硬度的影响因素,以期对采出水的实际深度除硬具有指导意义。采用混凝-絮凝化学法初步降硬、离子交换法深度除硬的技术手段进行梯级降硬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法初步降硬时,水体pH=11、PAC添加量0.5%、搅拌速度为150 rpm、反应时间15 min,PAM添加量0.3%、搅拌速度100 rpm、反应时间15 min时,结垢离子去除效果较好,此时硬度去除率为84.96%。离子交换法深度除硬时,结垢离子在树脂上兼具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双重作用,其饱和交换/吸附容量可达38.46 mg/g;动态硬度去除率随时间呈梯级下降趋势,进水流速越慢硬度去除效果越好。综合效果显示,采用化学法结合离子交换法的梯级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采出水中的结垢离子。

    2021年03期 v.36;No.236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 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梯级去除硬度实验研究

    李兰廷;

    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中结垢离子含量较高,影响水质的深度处理和后续回用。综合利用化学法的低成本及高效的优势,结合离子交换法具有精细去除结垢离子的特点,研究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梯级去除硬度的影响因素,以期对采出水的实际深度除硬具有指导意义。采用混凝-絮凝化学法初步降硬、离子交换法深度除硬的技术手段进行梯级降硬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法初步降硬时,水体pH=11、PAC添加量0.5%、搅拌速度为150 rpm、反应时间15 min,PAM添加量0.3%、搅拌速度100 rpm、反应时间15 min时,结垢离子去除效果较好,此时硬度去除率为84.96%。离子交换法深度除硬时,结垢离子在树脂上兼具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双重作用,其饱和交换/吸附容量可达38.46 mg/g;动态硬度去除率随时间呈梯级下降趋势,进水流速越慢硬度去除效果越好。综合效果显示,采用化学法结合离子交换法的梯级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采出水中的结垢离子。

    2021年03期 v.36;No.236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表征特性分析

    徐春霞;

    煤炭直接液化残渣的合理与有效利用,可提高液化过程的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性,残渣半焦的表征特性对其后续利用有着显著的影响。以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为研究对象并与其脱灰残渣半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能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物化吸附分析仪等试验手段,考察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及其脱灰残渣半焦的表征特征。结果表明:残渣半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片层状结构和颗粒状结构,在片层状结构中分布有微米级圆形和椭圆形孔道及空隙,颗粒状结构较多,主要附着在片层状结构的外表面且成团聚状。脱灰残渣半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片层状结构、颗粒状结构和植物细胞状结构,在植物细胞状结构中分布有微米级圆形和椭圆形孔道及空隙,颗粒状结构较少且成离散状。残渣半焦中主要含有碳、氧、铁、硫和硅,脱灰残渣半焦中主要含有碳和氧元素。残渣半焦和脱灰残渣半焦均含有芳香碳微晶和脂肪碳微晶,脱灰残渣半焦的芳香碳微晶层片定向程度更好,残渣半焦样品的尖峰确定为CaS、SiO_2、Fe2O_3。残渣半焦的比表面和孔容显著大于脱灰残渣半焦,脱灰残渣半焦较残渣半焦有更多的微孔,但脱灰残渣半焦的中孔显著少于残渣半焦,说明在脱灰过程中产生微孔。

    2021年03期 v.36;No.236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表征特性分析

    徐春霞;

    煤炭直接液化残渣的合理与有效利用,可提高液化过程的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性,残渣半焦的表征特性对其后续利用有着显著的影响。以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为研究对象并与其脱灰残渣半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能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物化吸附分析仪等试验手段,考察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及其脱灰残渣半焦的表征特征。结果表明:残渣半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片层状结构和颗粒状结构,在片层状结构中分布有微米级圆形和椭圆形孔道及空隙,颗粒状结构较多,主要附着在片层状结构的外表面且成团聚状。脱灰残渣半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片层状结构、颗粒状结构和植物细胞状结构,在植物细胞状结构中分布有微米级圆形和椭圆形孔道及空隙,颗粒状结构较少且成离散状。残渣半焦中主要含有碳、氧、铁、硫和硅,脱灰残渣半焦中主要含有碳和氧元素。残渣半焦和脱灰残渣半焦均含有芳香碳微晶和脂肪碳微晶,脱灰残渣半焦的芳香碳微晶层片定向程度更好,残渣半焦样品的尖峰确定为CaS、SiO_2、Fe2O_3。残渣半焦的比表面和孔容显著大于脱灰残渣半焦,脱灰残渣半焦较残渣半焦有更多的微孔,但脱灰残渣半焦的中孔显著少于残渣半焦,说明在脱灰过程中产生微孔。

    2021年03期 v.36;No.236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表征特性分析

    徐春霞;

    煤炭直接液化残渣的合理与有效利用,可提高液化过程的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性,残渣半焦的表征特性对其后续利用有着显著的影响。以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为研究对象并与其脱灰残渣半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能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物化吸附分析仪等试验手段,考察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半焦及其脱灰残渣半焦的表征特征。结果表明:残渣半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片层状结构和颗粒状结构,在片层状结构中分布有微米级圆形和椭圆形孔道及空隙,颗粒状结构较多,主要附着在片层状结构的外表面且成团聚状。脱灰残渣半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片层状结构、颗粒状结构和植物细胞状结构,在植物细胞状结构中分布有微米级圆形和椭圆形孔道及空隙,颗粒状结构较少且成离散状。残渣半焦中主要含有碳、氧、铁、硫和硅,脱灰残渣半焦中主要含有碳和氧元素。残渣半焦和脱灰残渣半焦均含有芳香碳微晶和脂肪碳微晶,脱灰残渣半焦的芳香碳微晶层片定向程度更好,残渣半焦样品的尖峰确定为CaS、SiO_2、Fe2O_3。残渣半焦的比表面和孔容显著大于脱灰残渣半焦,脱灰残渣半焦较残渣半焦有更多的微孔,但脱灰残渣半焦的中孔显著少于残渣半焦,说明在脱灰过程中产生微孔。

    2021年03期 v.36;No.236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高温煤焦油电脱盐影响因素研究(英文)

    常秋连;

    煤焦油中的无机盐通常溶解于煤焦油种的水中,无机盐是造成设备腐蚀的重要因素,煤焦油脱盐对预防设备腐蚀起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原油脱盐技术已相当成熟,很多煤焦油加工企业直接套用原油脱盐技术进行煤焦油脱盐。但由于煤焦油与原油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原油脱盐技术在煤焦油脱盐中的应用存在各种问题。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研究操作参数对脱盐效果的影响。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破乳剂,其中5种为有机胺类破乳剂,其余为嵌段聚醚类破乳剂,探讨温度、p H值、破乳剂注入量等操作参数对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嵌段聚醚破乳剂对高温煤焦油的脱盐效果优于有机胺破乳剂,脱盐试验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20℃~130℃;脱水速率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p H值的适宜值分别为2和11;利用上述最佳条件对某企业煤焦油进行不同破乳剂注入速率的现场试验,在破乳剂注入量为90 mg NaCl/kg时,含盐量由25 mg NaCl/kg降至5.2 mg NaCl/kg,分离效率达到79.2%,达到了企业脱盐需求。

    2021年03期 v.36;No.236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 高温煤焦油电脱盐影响因素研究(英文)

    常秋连;

    煤焦油中的无机盐通常溶解于煤焦油种的水中,无机盐是造成设备腐蚀的重要因素,煤焦油脱盐对预防设备腐蚀起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原油脱盐技术已相当成熟,很多煤焦油加工企业直接套用原油脱盐技术进行煤焦油脱盐。但由于煤焦油与原油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原油脱盐技术在煤焦油脱盐中的应用存在各种问题。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研究操作参数对脱盐效果的影响。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破乳剂,其中5种为有机胺类破乳剂,其余为嵌段聚醚类破乳剂,探讨温度、p H值、破乳剂注入量等操作参数对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嵌段聚醚破乳剂对高温煤焦油的脱盐效果优于有机胺破乳剂,脱盐试验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20℃~130℃;脱水速率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p H值的适宜值分别为2和11;利用上述最佳条件对某企业煤焦油进行不同破乳剂注入速率的现场试验,在破乳剂注入量为90 mg NaCl/kg时,含盐量由25 mg NaCl/kg降至5.2 mg NaCl/kg,分离效率达到79.2%,达到了企业脱盐需求。

    2021年03期 v.36;No.236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 高温煤焦油电脱盐影响因素研究(英文)

    常秋连;

    煤焦油中的无机盐通常溶解于煤焦油种的水中,无机盐是造成设备腐蚀的重要因素,煤焦油脱盐对预防设备腐蚀起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原油脱盐技术已相当成熟,很多煤焦油加工企业直接套用原油脱盐技术进行煤焦油脱盐。但由于煤焦油与原油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原油脱盐技术在煤焦油脱盐中的应用存在各种问题。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研究操作参数对脱盐效果的影响。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破乳剂,其中5种为有机胺类破乳剂,其余为嵌段聚醚类破乳剂,探讨温度、p H值、破乳剂注入量等操作参数对脱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嵌段聚醚破乳剂对高温煤焦油的脱盐效果优于有机胺破乳剂,脱盐试验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20℃~130℃;脱水速率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p H值的适宜值分别为2和11;利用上述最佳条件对某企业煤焦油进行不同破乳剂注入速率的现场试验,在破乳剂注入量为90 mg NaCl/kg时,含盐量由25 mg NaCl/kg降至5.2 mg NaCl/kg,分离效率达到79.2%,达到了企业脱盐需求。

    2021年03期 v.36;No.236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 中煤阶煤甲烷吸附临界深度的数值模拟计算

    张学梅;马青华;郝静远;李东;

    煤层气的吸附极大值客观存在,对其研究大多是定性或半定量的结果,目前无精确计算吸附极大值的方法。根据多元函数方程出现极值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是该方程的一阶全微分必须为零的规则,建立1个包括镜质体在内的可用于计算极值条件的齐次方程,即设计地温梯度与压力梯度比、温度与压力的函数关系并使得计算吸附临界深度的齐次方程成为仅剩压力为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基于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_(max)~o)与参数(Δ和β)的关系,先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判别式,然后从中选定1个合理的解为临界压力(P_c),再求临界深度(H_c)和临界吸附量(V_c)。该方法需同时满足的条件为:地温梯度范围为2.5℃/hm~3.5℃/hm,压力梯度范围为0.70 MPa/hm~1.30 MPa/hm,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_(max)~o)为0.65%~2.50%。通过图形可直观判断在等临界深度、等临界压力和等临界吸附量下镜质体最大反射率与温压梯度比之间的变化关系。建议直接采用基于煤岩分析和温压梯度比计算煤层气吸附极大值时深度和压力及吸附量的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以快速、精准地计算在不同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地温梯度和地压梯度时煤层气吸附气量达到极值的情况下的临界深度、临界压力和临界吸附量,并显示其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和温压梯度比之间的变化关系。

    2021年03期 v.36;No.23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中煤阶煤甲烷吸附临界深度的数值模拟计算

    张学梅;马青华;郝静远;李东;

    煤层气的吸附极大值客观存在,对其研究大多是定性或半定量的结果,目前无精确计算吸附极大值的方法。根据多元函数方程出现极值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是该方程的一阶全微分必须为零的规则,建立1个包括镜质体在内的可用于计算极值条件的齐次方程,即设计地温梯度与压力梯度比、温度与压力的函数关系并使得计算吸附临界深度的齐次方程成为仅剩压力为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基于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_(max)~o)与参数(Δ和β)的关系,先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判别式,然后从中选定1个合理的解为临界压力(P_c),再求临界深度(H_c)和临界吸附量(V_c)。该方法需同时满足的条件为:地温梯度范围为2.5℃/hm~3.5℃/hm,压力梯度范围为0.70 MPa/hm~1.30 MPa/hm,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_(max)~o)为0.65%~2.50%。通过图形可直观判断在等临界深度、等临界压力和等临界吸附量下镜质体最大反射率与温压梯度比之间的变化关系。建议直接采用基于煤岩分析和温压梯度比计算煤层气吸附极大值时深度和压力及吸附量的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以快速、精准地计算在不同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地温梯度和地压梯度时煤层气吸附气量达到极值的情况下的临界深度、临界压力和临界吸附量,并显示其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和温压梯度比之间的变化关系。

    2021年03期 v.36;No.23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中煤阶煤甲烷吸附临界深度的数值模拟计算

    张学梅;马青华;郝静远;李东;

    煤层气的吸附极大值客观存在,对其研究大多是定性或半定量的结果,目前无精确计算吸附极大值的方法。根据多元函数方程出现极值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是该方程的一阶全微分必须为零的规则,建立1个包括镜质体在内的可用于计算极值条件的齐次方程,即设计地温梯度与压力梯度比、温度与压力的函数关系并使得计算吸附临界深度的齐次方程成为仅剩压力为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基于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_(max)~o)与参数(Δ和β)的关系,先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判别式,然后从中选定1个合理的解为临界压力(P_c),再求临界深度(H_c)和临界吸附量(V_c)。该方法需同时满足的条件为:地温梯度范围为2.5℃/hm~3.5℃/hm,压力梯度范围为0.70 MPa/hm~1.30 MPa/hm,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_(max)~o)为0.65%~2.50%。通过图形可直观判断在等临界深度、等临界压力和等临界吸附量下镜质体最大反射率与温压梯度比之间的变化关系。建议直接采用基于煤岩分析和温压梯度比计算煤层气吸附极大值时深度和压力及吸附量的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以快速、精准地计算在不同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地温梯度和地压梯度时煤层气吸附气量达到极值的情况下的临界深度、临界压力和临界吸附量,并显示其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和温压梯度比之间的变化关系。

    2021年03期 v.36;No.23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煤粉锅炉粉仓爆炸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马洪洲;

    对前人关于煤粉仓发生爆炸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整理,可为解决煤粉锅炉配套粉仓爆炸的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从煤的挥发分、煤粉粒径、煤粉仓内气氛及温度等方面对粉仓爆炸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剖析研究煤粉仓爆炸的预防措施。经研究发现:煤粉仓内煤粉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煤粉颗粒的粒径越小、煤粉仓内的煤粉浓度、氧气含量和温度越高,煤粉仓内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越大,爆炸后的破坏力也越大;预防煤粉仓爆炸的有效措施涵括严格把控燃料质量、避免使用不适宜的煤种、优化设计煤粉仓的内部构造、维持煤粉落料时的整体流状态、设置合理的泄压防爆门与惰化剂和冷却剂喷入装置、制定严格的运行管理规程并对煤粉仓内料位、温度、压力、湿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大幅降低煤粉仓爆炸的可能性和粉仓爆炸的危害程度。

    2021年03期 v.36;No.23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煤粉锅炉粉仓爆炸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马洪洲;

    对前人关于煤粉仓发生爆炸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整理,可为解决煤粉锅炉配套粉仓爆炸的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从煤的挥发分、煤粉粒径、煤粉仓内气氛及温度等方面对粉仓爆炸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剖析研究煤粉仓爆炸的预防措施。经研究发现:煤粉仓内煤粉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煤粉颗粒的粒径越小、煤粉仓内的煤粉浓度、氧气含量和温度越高,煤粉仓内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越大,爆炸后的破坏力也越大;预防煤粉仓爆炸的有效措施涵括严格把控燃料质量、避免使用不适宜的煤种、优化设计煤粉仓的内部构造、维持煤粉落料时的整体流状态、设置合理的泄压防爆门与惰化剂和冷却剂喷入装置、制定严格的运行管理规程并对煤粉仓内料位、温度、压力、湿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大幅降低煤粉仓爆炸的可能性和粉仓爆炸的危害程度。

    2021年03期 v.36;No.23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煤粉锅炉粉仓爆炸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马洪洲;

    对前人关于煤粉仓发生爆炸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整理,可为解决煤粉锅炉配套粉仓爆炸的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从煤的挥发分、煤粉粒径、煤粉仓内气氛及温度等方面对粉仓爆炸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剖析研究煤粉仓爆炸的预防措施。经研究发现:煤粉仓内煤粉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煤粉颗粒的粒径越小、煤粉仓内的煤粉浓度、氧气含量和温度越高,煤粉仓内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越大,爆炸后的破坏力也越大;预防煤粉仓爆炸的有效措施涵括严格把控燃料质量、避免使用不适宜的煤种、优化设计煤粉仓的内部构造、维持煤粉落料时的整体流状态、设置合理的泄压防爆门与惰化剂和冷却剂喷入装置、制定严格的运行管理规程并对煤粉仓内料位、温度、压力、湿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大幅降低煤粉仓爆炸的可能性和粉仓爆炸的危害程度。

    2021年03期 v.36;No.23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集中供热长距离蒸汽管道压降和温降计算分析

    曾鑫;

    长距离蒸汽供热管道压降和温降计算是集中供热蒸汽管道设计的重要内容。基于某项目案例,研究了管径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和DN500的蒸汽管道在不同设计流速下的压降和温降。计算结果表明:管径一定时,随着蒸汽流速的增加,压降逐渐增加,温降逐渐降低;蒸汽流速一定时,随着蒸汽管道管径的增大,压降和温降均逐渐减小;保温厚度为130 mm时,DN200~DN450规格管道在计算工况下均难以同时满足长距离蒸汽供热管道压降和温降要求,而DN500规格管道在蒸汽流速15 m/s时可达到设计要求;增加保温厚度可降低温降,管径越小则下降幅度相对越大,若保温厚度增加至230 mm,DN200-DN400管道难以同时满足压降和温降要求。从研究结果分析可知,规格较大的管径更适宜用于长距离蒸汽输送。

    2021年03期 v.36;No.236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集中供热长距离蒸汽管道压降和温降计算分析

    曾鑫;

    长距离蒸汽供热管道压降和温降计算是集中供热蒸汽管道设计的重要内容。基于某项目案例,研究了管径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和DN500的蒸汽管道在不同设计流速下的压降和温降。计算结果表明:管径一定时,随着蒸汽流速的增加,压降逐渐增加,温降逐渐降低;蒸汽流速一定时,随着蒸汽管道管径的增大,压降和温降均逐渐减小;保温厚度为130 mm时,DN200~DN450规格管道在计算工况下均难以同时满足长距离蒸汽供热管道压降和温降要求,而DN500规格管道在蒸汽流速15 m/s时可达到设计要求;增加保温厚度可降低温降,管径越小则下降幅度相对越大,若保温厚度增加至230 mm,DN200-DN400管道难以同时满足压降和温降要求。从研究结果分析可知,规格较大的管径更适宜用于长距离蒸汽输送。

    2021年03期 v.36;No.236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集中供热长距离蒸汽管道压降和温降计算分析

    曾鑫;

    长距离蒸汽供热管道压降和温降计算是集中供热蒸汽管道设计的重要内容。基于某项目案例,研究了管径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和DN500的蒸汽管道在不同设计流速下的压降和温降。计算结果表明:管径一定时,随着蒸汽流速的增加,压降逐渐增加,温降逐渐降低;蒸汽流速一定时,随着蒸汽管道管径的增大,压降和温降均逐渐减小;保温厚度为130 mm时,DN200~DN450规格管道在计算工况下均难以同时满足长距离蒸汽供热管道压降和温降要求,而DN500规格管道在蒸汽流速15 m/s时可达到设计要求;增加保温厚度可降低温降,管径越小则下降幅度相对越大,若保温厚度增加至230 mm,DN200-DN400管道难以同时满足压降和温降要求。从研究结果分析可知,规格较大的管径更适宜用于长距离蒸汽输送。

    2021年03期 v.36;No.236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含量

    王化阳;

    对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为其在固体生物质燃料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简要介绍了氧弹分解及样品溶液测定的方法,从标准工作曲线、称样量及样品溶液量选择、擦镜纸的汞含量扣除、空白值的影响以及回收率等方面对采用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方法条件进行探索。试验中将样品称样量扩大到2.0 g±0.1 mg,将样品溶液定容至50 m L;通过包纸法解决了生物质样品易喷溅的问题;样品分解前,通过使用10%稀硝酸溶液对燃烧皿、氧弹、容量瓶等容器浸泡10 min,消除了容器空白值的影响;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生物质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80%~100.20%;采用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和直接测汞仪法同时测定11种生物质样品,F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t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2种方法可以相互替代。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设备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测定。

    2021年03期 v.36;No.236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含量

    王化阳;

    对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为其在固体生物质燃料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简要介绍了氧弹分解及样品溶液测定的方法,从标准工作曲线、称样量及样品溶液量选择、擦镜纸的汞含量扣除、空白值的影响以及回收率等方面对采用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方法条件进行探索。试验中将样品称样量扩大到2.0 g±0.1 mg,将样品溶液定容至50 m L;通过包纸法解决了生物质样品易喷溅的问题;样品分解前,通过使用10%稀硝酸溶液对燃烧皿、氧弹、容量瓶等容器浸泡10 min,消除了容器空白值的影响;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生物质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80%~100.20%;采用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和直接测汞仪法同时测定11种生物质样品,F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t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2种方法可以相互替代。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设备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测定。

    2021年03期 v.36;No.236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含量

    王化阳;

    对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为其在固体生物质燃料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简要介绍了氧弹分解及样品溶液测定的方法,从标准工作曲线、称样量及样品溶液量选择、擦镜纸的汞含量扣除、空白值的影响以及回收率等方面对采用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方法条件进行探索。试验中将样品称样量扩大到2.0 g±0.1 mg,将样品溶液定容至50 m L;通过包纸法解决了生物质样品易喷溅的问题;样品分解前,通过使用10%稀硝酸溶液对燃烧皿、氧弹、容量瓶等容器浸泡10 min,消除了容器空白值的影响;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生物质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80%~100.20%;采用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和直接测汞仪法同时测定11种生物质样品,F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t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2种方法可以相互替代。氧弹分解-冷原子吸收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设备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汞的测定。

    2021年03期 v.36;No.236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煤中全硫测定仪控温误差检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解析

    郑凤轩;隋艳;

    煤中全硫测定是煤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指标项目,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定对煤炭质量控制、贸易双方利益、环境污染控制和环保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及相关标准一直为环保、煤炭、电力、冶金、商贸等行业部门所关注。我国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艾士卡法)和仪器方法 (高温燃烧中和法、库仑滴定法及红外光谱法) 2类,目前,我国90%以上的煤炭实验室多采用仪器法进行煤中全硫的测定,测定仪的性能检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剖析3种类型的煤中全硫测定仪测定分解产物硫氧化物的方法,由于样品的分解方法基本相同,其控温性能是确保煤中各种硫全部转化为硫氧化物的关键技术条件,即测得准确可靠的控温误差则需对检定装置温度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评定。通过对煤中全硫测定仪的检定方法研究,选取库仑滴定方法为典型示例建立数学模型,指出控温误差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检定装置温度测量重复性、多功能温度校验仪测量误差、二等标准热电偶测量误差以及热电偶参考端温度测量误差,通过分别计算每个来源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得到检定装置温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控温误差的检定多以实际测定炉温与规定炉温之差表示,通常在炉温显示值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由与直流标准数字表连接的标准热电偶在同一截面处连续测定10次温度的平均值得到。

    2021年03期 v.36;No.23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煤中全硫测定仪控温误差检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解析

    郑凤轩;隋艳;

    煤中全硫测定是煤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指标项目,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定对煤炭质量控制、贸易双方利益、环境污染控制和环保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及相关标准一直为环保、煤炭、电力、冶金、商贸等行业部门所关注。我国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艾士卡法)和仪器方法 (高温燃烧中和法、库仑滴定法及红外光谱法) 2类,目前,我国90%以上的煤炭实验室多采用仪器法进行煤中全硫的测定,测定仪的性能检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剖析3种类型的煤中全硫测定仪测定分解产物硫氧化物的方法,由于样品的分解方法基本相同,其控温性能是确保煤中各种硫全部转化为硫氧化物的关键技术条件,即测得准确可靠的控温误差则需对检定装置温度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评定。通过对煤中全硫测定仪的检定方法研究,选取库仑滴定方法为典型示例建立数学模型,指出控温误差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检定装置温度测量重复性、多功能温度校验仪测量误差、二等标准热电偶测量误差以及热电偶参考端温度测量误差,通过分别计算每个来源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得到检定装置温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控温误差的检定多以实际测定炉温与规定炉温之差表示,通常在炉温显示值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由与直流标准数字表连接的标准热电偶在同一截面处连续测定10次温度的平均值得到。

    2021年03期 v.36;No.23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煤中全硫测定仪控温误差检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解析

    郑凤轩;隋艳;

    煤中全硫测定是煤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指标项目,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定对煤炭质量控制、贸易双方利益、环境污染控制和环保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及相关标准一直为环保、煤炭、电力、冶金、商贸等行业部门所关注。我国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艾士卡法)和仪器方法 (高温燃烧中和法、库仑滴定法及红外光谱法) 2类,目前,我国90%以上的煤炭实验室多采用仪器法进行煤中全硫的测定,测定仪的性能检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剖析3种类型的煤中全硫测定仪测定分解产物硫氧化物的方法,由于样品的分解方法基本相同,其控温性能是确保煤中各种硫全部转化为硫氧化物的关键技术条件,即测得准确可靠的控温误差则需对检定装置温度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评定。通过对煤中全硫测定仪的检定方法研究,选取库仑滴定方法为典型示例建立数学模型,指出控温误差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检定装置温度测量重复性、多功能温度校验仪测量误差、二等标准热电偶测量误差以及热电偶参考端温度测量误差,通过分别计算每个来源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得到检定装置温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控温误差的检定多以实际测定炉温与规定炉温之差表示,通常在炉温显示值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由与直流标准数字表连接的标准热电偶在同一截面处连续测定10次温度的平均值得到。

    2021年03期 v.36;No.23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大容量搅拌式气透干燥机的研发及性能试验验证

    肖鹏飞;周磊;周树光;付杰勤;游维;

    为了减少破碎、缩分等煤样制备关键环节的黏堵与残留,煤样干燥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针对目前煤样制备系统中煤样干燥效率低、损失大、干燥量小等问题,开发了1种大容量搅拌式气透干燥机。采用螺旋式叶片、蜂窝状气孔、粉料回收系统等设计,将干燥热空气从螺旋式叶片的蜂窝孔中喷出,使煤样与干燥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从而实现煤样的快速干燥。同时粉料回收系统将残气中携带的粉样重新送回到干燥腔内,大幅减少煤样损失。为了验证该干燥机的效率、煤样损失以及灰分指标,对其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干燥机的煤样损失率为0.24%,相对于国标规定的恒温干燥箱法,该干燥机的干燥效率更高;对于灰分指标,该设备方法可完全替代国标方法。

    2021年03期 v.36;No.236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大容量搅拌式气透干燥机的研发及性能试验验证

    肖鹏飞;周磊;周树光;付杰勤;游维;

    为了减少破碎、缩分等煤样制备关键环节的黏堵与残留,煤样干燥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针对目前煤样制备系统中煤样干燥效率低、损失大、干燥量小等问题,开发了1种大容量搅拌式气透干燥机。采用螺旋式叶片、蜂窝状气孔、粉料回收系统等设计,将干燥热空气从螺旋式叶片的蜂窝孔中喷出,使煤样与干燥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从而实现煤样的快速干燥。同时粉料回收系统将残气中携带的粉样重新送回到干燥腔内,大幅减少煤样损失。为了验证该干燥机的效率、煤样损失以及灰分指标,对其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干燥机的煤样损失率为0.24%,相对于国标规定的恒温干燥箱法,该干燥机的干燥效率更高;对于灰分指标,该设备方法可完全替代国标方法。

    2021年03期 v.36;No.236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大容量搅拌式气透干燥机的研发及性能试验验证

    肖鹏飞;周磊;周树光;付杰勤;游维;

    为了减少破碎、缩分等煤样制备关键环节的黏堵与残留,煤样干燥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针对目前煤样制备系统中煤样干燥效率低、损失大、干燥量小等问题,开发了1种大容量搅拌式气透干燥机。采用螺旋式叶片、蜂窝状气孔、粉料回收系统等设计,将干燥热空气从螺旋式叶片的蜂窝孔中喷出,使煤样与干燥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从而实现煤样的快速干燥。同时粉料回收系统将残气中携带的粉样重新送回到干燥腔内,大幅减少煤样损失。为了验证该干燥机的效率、煤样损失以及灰分指标,对其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干燥机的煤样损失率为0.24%,相对于国标规定的恒温干燥箱法,该干燥机的干燥效率更高;对于灰分指标,该设备方法可完全替代国标方法。

    2021年03期 v.36;No.236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准能黑岱沟选煤厂煤质管控措施及效益分析

    吕胜;合希图;

    针对准能黑岱沟选煤厂入厂煤品种多、质量波动大而出现的洗选产品质量不稳定、装车配煤误差大、合格率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行全系统的质量管理理念并在全厂推行,以期改善装车配煤的效果。简述准能黑岱沟选煤厂的概况,结合其工艺流程分析了推行"按质配仓"理念前全厂在煤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改造思路、推行内容、操作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推行理念的具体方案及其相应的煤质管控措施并分析其效果与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快捷的煤质预报体系、安装全生产线的在线灰分仪、制定严格的煤质指标考核、提升采制化系统的速度与精度、总结煤质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实行全面煤质管控,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煤质量的稳定性。

    2021年03期 v.36;No.23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 准能黑岱沟选煤厂煤质管控措施及效益分析

    吕胜;合希图;

    针对准能黑岱沟选煤厂入厂煤品种多、质量波动大而出现的洗选产品质量不稳定、装车配煤误差大、合格率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行全系统的质量管理理念并在全厂推行,以期改善装车配煤的效果。简述准能黑岱沟选煤厂的概况,结合其工艺流程分析了推行"按质配仓"理念前全厂在煤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改造思路、推行内容、操作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推行理念的具体方案及其相应的煤质管控措施并分析其效果与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快捷的煤质预报体系、安装全生产线的在线灰分仪、制定严格的煤质指标考核、提升采制化系统的速度与精度、总结煤质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实行全面煤质管控,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煤质量的稳定性。

    2021年03期 v.36;No.23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 准能黑岱沟选煤厂煤质管控措施及效益分析

    吕胜;合希图;

    针对准能黑岱沟选煤厂入厂煤品种多、质量波动大而出现的洗选产品质量不稳定、装车配煤误差大、合格率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行全系统的质量管理理念并在全厂推行,以期改善装车配煤的效果。简述准能黑岱沟选煤厂的概况,结合其工艺流程分析了推行"按质配仓"理念前全厂在煤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改造思路、推行内容、操作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推行理念的具体方案及其相应的煤质管控措施并分析其效果与经济效益。通过建立快捷的煤质预报体系、安装全生产线的在线灰分仪、制定严格的煤质指标考核、提升采制化系统的速度与精度、总结煤质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实行全面煤质管控,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煤质量的稳定性。

    2021年03期 v.36;No.23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 下载本期数据